會在信件上署名「劉鳥」的劉伯樂總是這樣說:「我拍野鳥是為了回到家裡可以畫畫。」

從他的署名劉鳥,就不難發現他是一個出了名的愛鳥人士,更著實是一個鳥迷!
認識他的人都知道,他喜歡往大自然跑,總帶著一枝鉛筆、小筆記本和輕鬆的心情,就到野外觀察、賞鳥;
看不到鳥,就看看樹、看看花,也看看地,看到什麼就速寫或紀錄觀察的時間、地點、環境、氣候和心情等。

wang2d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閱讀圖畫書時,你可以發現成人仰賴文字,而兒童則是讀圖。在這樣一本以圖為主的圖畫書中,在圖面上充滿了許多小小的線索,有待小讀者去發現不一樣的觀察線索。然而,就如同所有的閱讀歷程中,總是能透過不同的互動方式,讓讀者在消化了書本中的內容、反芻後,再和自己自身的經驗或生活結合,碰撞出不同的閱讀結果。

兒童繪本通常關注著兒童的心理、情緒、生活習慣的培養等,這些主要專注於在兒童的認知學習,以及習慣養成、人格培養等層面,是由外而內的形塑。然後較少關注兒童由內而外的觀察,以及兒童與外在的互動,這種對外在生活世界的觀照和感受,其實除了培養兒童對空間、事物存在的感知之外,同時也透過以文字或圖畫描述這些感知,增進兒童的表達能力。
cover.jpg

《要到哪裡去呢?》(どこまでゆくの?)的作者五味太郎以一個小男孩告訴家人:「我要出去了!出門囉!」後,便開始他的旅程。讀者可以跟著小男孩的腳步,一路前行,在街道間晃悠著,一邊觀察小男孩所生活的區域,以及正要前往目的地的路上會經過哪些人家,又有哪些人正在做哪些事情,途中又得轉搭哪些交通工具……等。實不失為兒童對於自家生活區域環境觀察的好作品。

故事所主述的是一個小男孩一趟外出,從家裡到目的地。在走路的過程中,可以測量每一個點之間的距離,可以用尺規量出距離長度,也可以用「步數」來測量,也可以思考該走那個方向,感受圖面上時間、空間的變化,還有不同的人物與他們各自的生活景象。每一個生活群像都值得討論,因為同一個空間下,因為不同的視覺效果或專注的東西不一樣,每個人的詮釋會有所不同。

wang2d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噹噹,一隻最喜歡下課時間的羊,出場時總是自備下課鐘聲。噹噹噹噹~噹噹~噹噹。

在聽了Mr. Wulala的故事後,決定把自己的口頭禪改成「烏啦啦~」

個性幼稚,但更喜歡說別人幼稚;夢想是開一家MDD故事工坊,好好說說他喜歡的故事,也把自己埋在無止境的書堆中。(注意:他對圖書館員工作沒有興趣。)

他喜歡偷抱小孩,不過,別擔心,他只是借來玩玩,很快就還。

目前除了討厭吃榴槤葉子外,還沒發現其他不良嗜好。

wang2d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分享一首兒詩課時讀到,一直很愛的詩。

I ’M nobody! Who are you?  / Emily Dickinson 

I ’M nobody! Who are you?         (我是無名小卒!你是誰?)

wang2d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應該是小學、國中階段,我們這一輩的人,應該都還記得有「電子雞」這回事吧。
因著對電子產品的想望,或著是一種反叛「違禁品權威」的意念,或是對於餵養一個屬於自己的東西心理而使用,我已經忘記了。

看著現在很多童書開始慢慢走向數位化的概念,
雖然正是多年前學程所學、所設計過的,從構思到真實製作所需要的步驟都run過幾次,
不管是單獨開發機器,或是順應著各種ipad、iphone等系統所開發出來的童書數位化,

wang2d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