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年夏天的一個午後,王丹丹和一群孩子在阿田的竹湖山居一起參加毛毛蟲生態營。我們一起盪著超高的鞦韆,大叫著、嚷嚷著,一起設計只有我們自己才知道的祕密藏寶圖。兩次都讓找我們的寶藏的別隊隊友大喊「這種提示,誰找的到啊?」愉快的探險和累翻的爬山,總還是有悠閒的時刻。

兩個下午,我們在樹下讀著書。下午的太陽,穿過阿勃勒的樹葉與條條黑色的種子莢,閃閃發亮。陽光帶著微微涼風吹來,實在是一個不用待在冷氣房也舒服的閱讀環境。我們在樹下席地而坐,先靜靜的閉上眼睛,聽山野中各種屬於「自然」的聲音,王丹丹讓孩子閉上眼睛聽著遠處的鳥叫,還有別隊孩子的嘻笑聲。等孩子靜下來,才開始輪唸著《讓湍河流走》。

開始輪念以前,我習慣先和孩子談著關於夸濱水庫的一些歷史,告訴他們這個故事的背景。


透過輪讀的方式,用聲音去感受Jane Yolen的文字中的恬淡以及閒適,也觀察Barbara Cooney的畫面中對於四季、白天夜晚變化的描繪。隨著故事中介紹在墓園裡頭玩耍、在樹下睡覺、到湖邊取冰塊、取楓樹液……等不同的活動,我們認識了不一樣的生活方式。我們也一起討論著書中所表達的自然與開發之間的無奈和妥協,較高年級的孩子甚至提出了剛在社會課本上學到的濫砍神木做成神社木柱的歷史,還有學校老師跟他們提過長江大壩的事情。討論越來越熱絡,孩子慢慢關注到「為什麼住在偏遠的人要負責『解決波士頓的渴』?」和「為什麼有人先搬遷的是他們的墓地,卻讓印地安人的骨頭留在他們原本的聖地?」很驚訝提出這兩個議題討論的是孩子。
 孩子們此起彼落的討論著關於「公平、妥協、到底誰可以為我們的生活環境決定?人可以自己決定要怎麼對待自然嗎?」從人和人、社會的關係討論到了人和自然的問題。也從原住民對於「聖地」、「聖山」的概念,試著解釋印地安人長眠聖山的想法。那天下午讀完這本書時,一個孩子說她的感想,就和那隻看著砍掉所有樹木狐狸一樣,說不出來。

閱讀時可以和孩子討論的:
為什麼波士頓來的人講話的場合沒有人邀請小孩子一起去參加?
決定要蓋水庫的時候,為什麼先做的事情是把墓園遷走?
故事的最後,為什麼莎麗珍會聽到媽媽的聲音,躍過淹沒的歲月來到她的耳邊:「你放他們走吧,莎麗珍。」?是放誰(或什麼東西)走?
繪者Barbara Cooney怎麼利用哪些顏色表現出四季和白天、夜晚?
        
孩子親身經歷過下雪的樣子,自然就不會寫出「雪花就像被攪碎的垃圾滿天飛」這樣的句子。唯有對自然有所感受,對自然的關懷才會真的進到心裡。Jane Yolen曾說「我不在意故事的真或假,我只講值得講的故事。」下回,不妨把孩子帶到戶外,走一走,散散步,說一說關於這些自然的故事,或許自然教育其實不用太複雜,或是太刻意,也就能讓孩子自然的培養出對自然的尊重。

《讓湍河流走》
文/珍‧尤蘭
圖/芭芭拉‧庫妮
譯/楊茂秀
出版社:青林國際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05年12月初版
ISBN:986-7249-39-9


延伸閱讀:
Jane Yolen  http://janeyolen.com/

本文同步刊登於 CPLUDN BLO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ang2d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